本文链接网址:
https://www.qipao.in/qipao-xbook-21.html
该商品为众筹商品,目前无实际资源,目前心愿值达成2点,未达成理想心愿值11点,如果不懂心愿值不要急着付款,先看心愿值计划:点击这里
长大了就会变好吗?(和读者信赖的KnowYourself一起,理解困境背后的心理成因,探索人生种种可能性。)
国内泛心理学平台KnowYourself全新结集作品,陪伴你掌握看见真相、改变自我的能力。附赠KY小姐姐亲笔信。果麦出品
作者:KnowYourself主创们,果麦文化 出品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年07月
当当价 降价通知
¥33.70
(7.49折)
开 本:32开
纸 张:轻型纸
包 装:平装-胶订
是否套装:否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210113348
所属分类:
图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成年不等于长大,生活出的难题,不会因为年龄增长而自然消失。
★关于亲密关系、情绪管理和自我成长,你需要自己去提出问题,才有可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在这个过程里,你可以借助心理学这个工具,在更加深远的目光的注视下,审视内心,做出决定。
★追求幸福是一种能力,这本书的使命,是帮助你掌握这项能力。
不管是这本书,还是开创这个公众号(KnowYourself),在我看来*重要的一件事,都不是给出答案,而是提出重要且正确的问题。
比如我想过上好生活,但我现在无法摆脱焦虑,怎么办?错误的问题是–你为什么过成现在这样?正确的问题是–你认为什么是好生活?
我们通过向用户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引,帮助他们提出建设性的问题,*终通过自己的思考,找到一个答案。
但我们的书,更适用于那些准备好了要改变的人。其实一个人会不会改变或者会不会变好,很多时候是由多个因素决定的,比如这个人的修复力怎么样?他身边支持性环境、支持性关系怎么样?他的自我反思能力怎么样等等?那些希望改变的人,会用各种方法在生活中找到能够支持他改变的东西。
而我们所做的,只是希望能把这个过程变得更容易一些。
–KnowYourself创始人钱庄
内容简介
这是KnowYourself的第二本书。《所以,一切都是童年的错吗?》解析了原生家庭的影响,这一本则要聊一聊成年初显期。
开始脱离原生家庭、但还没有完全独立的年轻人会有各种各样的烦恼:还不知道自己是谁,却要做出人生选择;没有安全感;总觉得TA不爱我;害怕自己一事无成……
更重要的是,似乎没有人可以再指引方向了,一切都要自己做决定。
心理学是一种可以借助的工具,让你在更深远的目光的注视下,审视内心,带着觉察、清醒地做出决定,选择“*像我自己”的生活方式。
知道自己为何到了如今这个境遇里,成为当下这个人,知道自己要往哪里去——你会体会到选择命运的切实的存在感、踏实的满足感,会更有可能让自己拥有追求幸福生活的能力。
显示部分信息
作者简介
作者KnowYourself主创们
创立并运营中国泛心理学社区与平台,于全网聚集超过700万用户。
拥有心理学内容体系,主要聚焦原生家庭、情绪管理、自我发展、亲密关系、人际关系、生涯规划六大板块。
以帮助青年人自我探索为己任,希望联结一切力量,支持青年人的心理健康与自我发展,努力在全社会倡导以”身心健康”取代”身体健康”的新健康观。
插画师曹鸽子
作家、艺术家,生于北京,现居纽约。
2014年发起”纽约女孩孤独”项目,已出版小说《我要全世界的爱》,儿童绘本《孤独的茉莉》。
文字,艺术,爱情和火,都只是获得世界的一种方式而已,曹鸽子如是说。
显示部分信息
目 录
序
18-25岁:也许是一生中困难的时候 I
Chapter 1 亲密关系
1.爱情的到来和消失,能被自我管理吗?
爱是感觉,还是选择 002
2.想在你面前做真实的我,也想为你变成更好的我
如何在爱中平衡真实和成长 013
3.你们的恋情有多认真
如何科学地在关系中互给承诺 022
4.TA是真的不爱你,还是不懂怎么表达爱
表达爱的五种方式,你做到了几种 033
5.”我都这么生气了,你就不能说句话吗?”
亲密关系中的沟通僵局 042
6.依赖无能:”我就是不喜欢依赖别人”
他们为什么在情感中如此疏离 053
7.”我为什么无法拥有一段稳定的亲密关系”
什么是缺乏主动控制力 061
8.”TA曾经很爱我,为什么在一起之后百般挑剔”
你可能爱上了一个爱自己的人 070
9.你不是喜欢痛苦,你只是习惯了痛苦
如何停止喜欢不喜欢你的人 080
10.一段感情有可能彻底改变我们吗?是的
依恋损伤:亲密关系中的心理创伤 089
11.出轨后,其实多数人还是选择了不分开
如何修复出轨后的关系 098
12.你还在想前任吗?
什么样的复合会成功 111
Chapter 2 情绪
1.不被情绪控制,要从捕捉它们开始
你识别情绪的能力怎么样 123
2.停止煎熬的方法,是不再对抗
如何跳出心的困境 133
3.”我要快乐”不应该是你的目标
如何处理生活中的负面情绪 143
4.压力过大的十种表现,你中了几条
如何科学地应对压力 156
5.”我为我的存在感到深深的羞耻”
人类负面的情绪是什么 167
6.”后来遇到许多人,可我都觉得不如你”
放不下过去怎么办 177
7.抑郁的人,比一般人更能看清现实
但快乐需要一些自我欺骗 187
Chapter 3 自我成长
1.为什么说原生家庭不是决定你的因素
每个人都有天生的精神胚胎 200
2.还不了解自己,却已经要做出人生的选择
了解自己的四种状态,你是哪种? 212
3.你为何没有足够的安宁感
浅谈客体恒常性 221
4.”为了逃避可能的失败,我选择主动原地躺下”
你是一个不敢努力的人吗? 231
5.”一言不合就拉黑”
越着急离开的人,越放不下过去 241
6.他们不愿意改变,其实是你自己不愿意改变
如何不做被动的承受者 250
显示部分信息
在线试读
18-25 岁:也许是一生中困难的时候
成年初显:充满不确定的必经之路
“我妈妈在我这个年纪时,已经订婚了。他们那一代人, 在这个年纪,对于自己的人生要做些什么至少已经有了一些想法。而我呢?我还在读书,学了两个没有什么对口工作的专业(政治学和中文),手指上还没有戒指,不知道我是谁,至于未来想做什么,就更是没有头绪……不过,虽然压力很大,我也必须承认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年纪。有时,当我想到遥远的未来, 我能从那种空白中感受到一些其他的东西。我会意识到,前面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让我依靠,因此我从现在开始不得不依靠自己; 我也意识到,没有任何方向,正意味着我必须锻造出属于自己的方向。”(Kristen,22岁)
上一代人,在18-25岁期间,通常已经完成了婚姻/家庭、事业的选择。这个阶段对那时的人们来说,只是一个简单的、进入稳定的成人角色的过渡阶段。他们很少(或者延后了很多年才)体会到我们这一代人在这个时期里经历的挣扎和阵痛。
我们面临的情形则完全不同–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城市化水平高的地方,婚姻和生育年龄普遍推迟到了25岁以后。在校读书的时间增长也是近几十年来发生的社会变化之一,大学毕业后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变得越来越普遍。成人期该做出的许多承诺和责任都被推迟了,而从青春期开始的、人们对于自身角色的探索和实验,则持续开展。事实上,对这一代人来说,在成年初显期,我们对于自身角色的探索要比青春期更加剧烈。 18-30岁,尤其是18-25岁这个阶段,变成了一个独特的、与其他阶段有着显著差异的生命阶段。频繁的变化、对人生可能性的探索是这个阶段显著的特征。而到了这个时期的末尾,也就是临近30岁时,大部分人都已经做出了对一生有持续后果的人生选择。研究显示,当成年人在后来回顾”自己一生中发生过哪些重要的事件”时,他们经常追溯到那些在这个时期发生的事。
18-25岁既不是青春期,也不是成年早期,而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在这个阶段,人们已经开始摆脱完全的依附状态,但又还没有完全承担起成年人应该承担的责任。人生许多未知都还在发生,几乎没有什么是确定的,而对于自己人生独立探索的程度之广阔,是其他任何阶段都无法企及的。
心理学家Keniston这样描述这段时间:这个阶段的年轻人身 上,始终存在一种”自我和社会之间的张力”,以及”对于被完全社会化的拒绝”。
一生中混乱的阶段
美国人口局1997年的数据显示,在12-17岁,有超过95% 的人和父母一起居住,超过98%的人没有结婚,只有少于10% 的人有孩子,超过95%的人在上学,这是18岁以前的标准化生活规范。而到了30岁,另一种标准化的生活规范又会出现,在30岁以上的人中,超过75%的人已经结婚,大约75%已经成为父母,而只有少于10%的人还在上学(现在的情况可能已经发生了一些改变)。
然而,在这两个人生阶段之间,尤其是18-25岁,一个人很难单纯从年龄估计出TA在其他人口学维度上的状态。TA可能结婚了,也可能没有,可能还在上学,也可能没有。这种难以预测,显然体现了这个阶段的实验性的特征。心理学家Jeffrey Jensen Arnett引用了另一位学者Talcott Parsons在1942年提出的概念the roleless role(完全没有找到角色的身份)来描述人在成年初显期的状态。这个阶段里,他们还比较少受到例如丈夫/妻子、父亲/母亲这样的角色身份的限制。而这种无限制的状态,带来了他们生活状态的难测性。
在这个阶段,个体的生活状态、角色身份是不稳定的, 混乱的。美国的数据显示,有大约1/3的成年初显期的个体会在高中毕业后进入大学读书,在大学读书的这几年里,他们过着一种”独立生活”以及”继续依赖父母”两方面状态混合 在一起的生活。例如,他们有时在宿舍或出租房里居住,有时又回家居住。这种状态被社会学家们称为”半自治”状态(semiautonomy),因为他们承担了一部分独立生活的责任,同时把另外一些责任留给了父母和其他成年人。
在成年初显期,人们离开父母家独自居住的原因主要是全职工作和与恋人同居,只有不到10%的男性和30%的女性一直到结婚前都住在家里。成年初显期,是一个人搬家次数频繁的人生阶段。这些变化显然和这个阶段的探索性特征有关,因为它们通常发生在一个阶段的探索结束,另一阶段探索开始之前(比如结束学业,开始新工作等)。
到了接近30岁的那几年,也就是成年初显期(emerging adulthood)向成年早期(young adulthood)过渡的几年里,这种混乱、不稳定的状态才会得到缓解。人们通常在25-30岁间做出一些对自己的一生都会有持续影响的决定,比如伴侣的选择、事业道路的明确等等。
什么因素能让人感到自己终于是成年人
一系列研究显示,处于成年初显期的人,从自身的主观感受上也会觉得自己没有完全成为一个成年人。甚至到二十八九岁和三十一二岁,还有接近1/3的人感觉自己没有”完全进入成年期”。大部分人觉得自己在一些方面进入了成年期,而在另一些方面还没有。他们觉得自己既不像处于青春期,也不像是成年人,他们处于两者之间。
我们可能会以为,人们之所以会觉得自己没有完全成年, 是受到了我们前文谈到的那些不稳定因素的影响。我们会觉得, 也许对年轻人来说,要让他们在获得稳定的住所、完成学业、找到事业发展的道路以及结婚(或者至少有一段长期稳定的恋人关系)之前,他们很难觉得自己完全成年。但事实上,这些因素和年轻人的自我认知关系很小。
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能够让我们觉得我们真正成年了呢?
研究发现,个体主义相关的特质,尤其是以下三个特质对”我们认为自己是否成年”有着为重要的影响:
1. 接受自己对自己该负起的责任(have been accepting responsibility for one’s self)
2. 独立地做出决定(making independent decisions)
3.实现经济独立(becoming financially independent)
这几个特质的重要性,反映出在成年初显期,个人发展的重点是成为一个”自给自足”的人(a self-su?cient person)。只有在这一点实现之后,我们才会发生主观感受上的改变。
需要注意的是,”成为父母”这一点,虽然在成年初显期不太常见,但成年初显期的年轻人一旦成为父母,就会极大影响到他们的主观体验,成年初显期的各种探索会立刻被父母这一身份所限制。因为成为父母之后,这些个体的关注重点从为自己负责,转向了为他们的孩子负责。这个因素能极大缩短年轻人探索、实验的时间,快速实现主体感觉上的”完全成年”。
我们在成年初显期要完成哪些自我探索
在成年初显期,我们主要应在三个方面完成自我身份的探索:爱、工作和世界观。自我身份的形成涉及在这三个方面尝试各种可能,然后逐步做出那些影响会持续更久的决定(比如选定事业发展的道路,选定更长期的伴侣等)。
在爱情方面,美国的青少年通常在12-14岁开始约会,但那时他们离严肃的婚姻考虑还很远,他们成群地开展约会,经常参加派对、舞会等。对青少年来说,约会能够带来陪伴,以及对于浪漫爱情和性的初体验。但很少有人能和青春期的恋人走到后。而到了成年初显期,关于爱的探索变得更加亲密和严肃。此时,约会更多地会在一对一的情况下开展,约会带来的娱乐休闲不再被看重,年轻人开始更多地探索情感、身体上彼此亲密的可能性。
在这个年龄阶段,大部分人的浪漫关系会比青春期更持久,也更有可能出现性行为,同居也可能会出现。因此,在青春期,爱的探索是尝试性和短暂性的,青少年们问自己的问题是: 此时此地,我更享受和谁待在一起?而在成年初显期,爱的探索涉及更深层次的亲密感,这个阶段的人该问自己的问题是:考虑到我自己是哪个类型的人,我希望选择什么类型的人作为我一生的伴侣?
事业也是这个阶段的关键词。年轻人正是在成年初显期接受了一定程度的教育和训练,这些教育和训练提供了他们未来成人生涯中收入和事业发展的基础。在这个阶段,他们的工作经验是为未来的工作角色/身份做准备的。他们开始考虑,这些工作 经验会如何为未来在整个成人期想要从事的工作奠定基础。他们需要问自己:我擅长做什么工作?什么样的工作我长期做也会觉得满意?我有哪些机会去获得适合我的领域内的工作?
在成年初显期,一个有意识的年轻人会充分尝试多种多样的课程和专业,以此为未来做准备。在美国,大学生转专业是非常普遍的现象,甚至转专业不止一次。他们通过这种方式,感受各种可能的职业未来,放弃不被自己看好的专业,然后追求其他的。此外,如今本科学位以上的教育也变得越来越普遍。硕士、博士学习为年轻人转变职业方向再一次提供了机会。年轻人在设计自己的教育道路时,不应该盲目出于随大流的心理做选择,而要想清楚自己想要通过这个选择获得怎样的未来。
不过,不管是爱还是工作,在成年初显期,人们对于它们的探索都不会是,也不该只是为未来做准备。更多时候,人们也是为了在自己受到”成年人的责任”的束缚之前,获得更广阔的 人生经历。此时,长期固定的角色身份和承诺还没有出现,年轻人还有机会实验一些很难有机会的事。对于那些渴望大量浪漫和性经历的人来说,成年初显期是探索的好时机–此时父母的监视下降了,又还没有到社会期望的婚姻年龄。此外,这个阶段也是人们尝试不同寻常的工作和教育的好时机,间隔年、支教等经历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发生是多的,远多于其他任何一个人生阶段。
比起为你未来想要做出的长期选择做直接的准备,获得更多元、更多彩的经历和体验十分重要。它让你在进入长期、不变的选择之前,更明白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从而让你为自己做出更好的决定。而成年初显期是经历这些的黄金时期,错过将很令人遗憾。
而在价值观方面,心理学家William Perry研究发现,成年初显期,世界观的改变是认知发展中核心的部分。他指出,成年初显期的年轻人在进入高校时,往往携带着他们在儿童期和青少年期学到的世界观,而高校里的教育则会向他们展现出多种不同的世界观。在这个过程中,年轻人会发现自己开始质疑自己过去的想法。大部分年轻人在大学毕业时会发现自己获得了和自己过去不同的世界观,同时,这个世界观还会在未来被不断地修正。研究显示,越高程度的教育水平,越会带来对世界观的探索和重新考量。
需要指出的是,成年初显期的自我探索,并不总是愉快的。对于爱的探索可能以失望、理想破灭、被拒绝为结局。对于工作的探索可能以无法找到理想的工作为结局。对于世界观的探索可能带来对儿时信念的颠覆,有时自己所信仰的一切都被摧毁了,新的信念却还没有建立起来。
此外,这也是一生中孤独的时期。在成年初显期,年轻人对于自己身份的探索往往是自己一个人开展的。他们已经不再有原生家庭的日常陪伴,但也还没有组建新的家庭。19-29岁的美国人,是除了老年人之外,所有年龄阶段中,在闲暇时间独自一人的情况多的;也是在所有40岁以下的人中,独自完成课业、工作的情况多的。简而言之,这个年龄段,独身一人是常常出现、不可避免的情况。
这个年龄段也是各种高危行为高发的年龄,例如酒驾、危险性行为等。他们受到的监管比起青少年来更少,又没有被成年人的身份角色所约束。数据显示,进入婚姻、生育孩子之后,人们的高危行为会显著降低。
年龄并不是一个固化的标准
调查结果显示,18-25岁的年轻人,大部分不认同自己已经完全成年,而超过30岁的人,大部分都认同自己已经完全成年。
尽管如此,我们必须强调,年龄只是一个粗略的预测方式。18岁是一个明确的分界线,是因为大多数人在这一年结束了高中的学习,离开了父母的家,获得了法律赋予的成人权利。但是,从成年初显期到成年早期的转换,年龄就不再是明确的分界了。有的人在19岁就完全达到了成年人的状态,也有29岁的人仍然没有达到。大部分人会在30岁前后完成这个过程。
通过这篇文章,相信你已经看到,成年初显期是一个没有什么确定性的阶段。一切都是蓄势待发,一切都是悬而未决。需要指出,每个人在这个阶段经历的探索程度是各不相同的。没有必要在看完文章后,因为觉得自己错过了许多而惶恐。成年初显期好的地方之一,可能就是它没有限制,也没有标准范式存在。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以及条件,追求自己想要且能够追求的东西。
后,送给所有处于成年初显期的人一句话:
Take your time and be patient. Life itself will eventually answer all those questions it once raised for you. (慢慢来,不要急,生活给你出了难题,可也终有一天会给出答案。)